2019年12月26日 星期四

【有時讀論文】老志鈞:〈魯迅筆下的西化被字句〉

引文

所謂被字句,是被動句的一種,是由介詞「被」引出施事或將「被」直接附在謂語動詞前表示被動的句子。(楊潤陸、周一民《現代漢語》,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,1995年,頁312。)

被字句大約萌芽於戰國末期,到了漢代,就普遍應用起來。(《漢語言法史》,《王力文集》第十一卷,濟南:山東教育出版社,19901年3月,頁391。)

被動式在漢語中是自古就有的。但用『被』表示的被動式卻是後起的,它的度泛運用是在唐以後。(蔣紹愚:《近代漢語研究概況》,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1994年11月,頁222。)

就傳統的用法說,「 被」字句主要是說明主語有所遭受,遭受自然不是自願的,因此只能表示有損害或不愉快、不願意一類的行為。(丁聲樹、呂叔湘等:《現代漢語語法講話》,北京:商務印書館,1979年10月,頁99。)

英語被動句的使用頻率大大超過漢語「被」字句使用的頻率是肯定無疑的。英語的主動句和被動句是對同一件事的兩種看法,並不牽涉說話人或當事人對整個事件的評價或受事是否遭受不幸。(楊自儉、李瑞編:《英漢對比研究論文集》,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,1999年12月,頁439。)

現代中國語受了翻譯的影響,被動式的用途擴大了。許多話本來應該用主動式的,現在都用被動式了。(《朱德熙文集》第四卷,北京:商務印書館,1999年9月,頁85。)

例子(一般):
杜甫被世人尊稱為詩聖。
張二被上司稱讚。
李四被任命為校長。

中文的生態就在於:主動句多,因為主動句比被動句乾脆。(吳潔梅:《漢英語法手冊》,北京:知識出版社,1982年,頁361。)

被動語氣在西文裹用得很多,在中文裹卻不常見,依中文習慣,在應該用被動語氣時,我們仍用主動語氣。例如:他挨打了(他被打了),秘密讓人發現了(秘密被發現了),房子給火燒了(房子被火燒了)。(朱光潛:《論文學》,台北: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,1994年,頁170。)

中文是一種經濟語言,注重簡潔,凡在句子裹不起作用的成分都要刪掉,以免造成冗贅。譬如「信寫好了」、「我的筆丟了」⋯⋯在翻譯時為了周到而勉強加上表被動的介詞「被」,改成「信被寫好了」、「我的筆被丟了」,就破壞了漢語的簡潔性。(李家樹、謝耀基:《漢語的特性和運用》,香港大學出版社,1994年,頁82。)

我曾經幫助一個中國詩人把一些當代瑞典詩歌翻譯成中文。我們討論到一個句子的翻譯時,我的中國朋友堅持要把句子翻成「被刻在石頭上的字」,而我認為「被」字是多餘的,譯成「刻在石頭上的字」就可以表示出被動語態。但我很難說服他,直到最後我問他,「被生在北京」是不是一句好中文,他才算接受了我的意見。(《翻譯的藝術》,香港《明報月刊》,2000年7月,頁61。)

省略了施行者,有助於建立客觀、「無我的語調」(impersonal tone),顯得比較婉轉。有關科學、技術的報導,為符合科學精神,多用被動語態。(吳潛誠:《中英翻譯:對比分析法》,台北:文鶴出版有限公司,1990年2用,頁42。)

現代漢語誠然受歐洲語言影響很深,被動式已經不限於受害的情況,但是還遠遠沒有英文用得普遍。有好幾種動詞,英文能用被動式,中文卻不能效法,This play was probably written by Shakespeare.只能譯為「這劇本很可能是沙翁寫的」,不能說「⋯⋯是被沙翁寫的」;⋯⋯此外,像「他被當做一個專家」這種句子雖然在書上可以碰到,但聽來很生硬,很明顯是「翻譯體」,是根據英文He was regarded as an expert仿造的;地道的中文大約是「他算是個專家」。(卜立德(D. E. Pollard):《如是我文》,香港:天地圖書有限公司,1996年,頁22。)


除了「被」,「經」,「為」之外,尚有「受」,「遭」,「挨」,「給」,「教」,「讓」,「任」等字可以表示被動,不必處處用「被」。⋯⋯中文裹被動觀念原來很淡,西化之後,凡事都要分出主客之勢,也是自討麻煩。(余光中:《分水嶺上》,台北:純文學出版社,1986年2月,頁146。)

魯迅的被動式

違反中文常態,欠缺自然。

中堅的小說作者也還是黃鵬基,尚鉞,向培良三個;而魯迅是被推為編輯的。(《中國新文學大系.小說二集序》,《且介亭雜文二集》,《魯迅全集》第六卷,北京:人民文學出版社,1981年,頁250。)
直接刪去「被」字,或由「獲」字替代。

一九一二年革命後,(魯迅)被任為紹興師範學校校長。(《自傳》,《集外集》,《魯迅全集》第七卷,北京:人民文學出版社,1981年,頁84。)
直接刪去「被」字,或由「獲」字替代。

這樣的做成一篇以至一部,是可以被稱為「學者」的。(《作文秘訣》,《南腔北調集》,《魯迅全集》第四卷,北京:人民文學出版社,1981年,頁612。)
直接刪去「被」字,或由「獲」字替代。

動物被區分為跳的,飛的和爬的。(《小約翰》,《而已集》,《魯迅全集》第三卷,北京:人民文學出版社,1981年,頁449。)
直接刪去「被」字。

我常是被質問,被考驗,並且被命複述當時的言語。(《傷逝》,《彷徨》,《魯迅全集》第二卷,北京:人民文學出版社,1981年,頁113。)
由「受」字替代。

明天,小學校的學生們被教師領到海邊來了。(《池邊》,《愛羅先珂童話集》,《魯迅全集》第十二卷,北京:人民文學出版社,1981年,頁338。)
由「由」字替代。

清朝被年的文字之獄,到清朝末年才被重新提起。(《隔膜》,《且介亭雜文》,《魯迅全集》第六卷,北京:人民文學出版社,1981年,頁42。)
直接刪去「被」字。

享樂著美的時候,雖然幾乎並不想到功用,但可由科學底分析而被發現。(《「藝術論」譯本序》,《二心集》,《魯迅全集》第四卷,北京:人民文學出版社,1981年,頁263。)
直接刪去「被」字。

這兩年來,我在北京被「正人君子」殺退,逃到海邊;之後,又被「學者」之流殺退,逃到另外一個海邊。(《而已集》,《魯迅全集》第三卷,北京:人民文學出版社,1981年,頁471。)
符合中文傳統習慣。

《精忠說岳全傳》說張俊陷害忠良,被眾人咬死,人心為之大快。(《花邊文學》,《魯迅全集》第五卷,北京:人民文學出版社,1981年,頁547。)
符合中文傳統習慣。

文章重點

魯迅作品中的語言文字有三種成分:文言、白話,摻雜白話的西化文字(歐化文字)。

魯迅的被字句有符合中文傳統習慣者,亦有諸多西方的用語。

來源

老志鈞:〈魯迅筆下的西化被字句〉,收於《語文與教學》,臺北市:師大書苑,2006年,頁135-147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