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2月1日 星期日

談談詞義的演變


中文的歷史相當久遠,詞語意思演變的例子很多,例如「紅」這個詞。如果說到「紅色」,一般人都會想到的大概是「紅筆」、「血液」,或是「玫瑰花」的「紅」。但是中文的「紅」迠個詞的意義並非一成不變,古文中的「紅」,並非全然代表這個血液那樣的紅色。
在先秦時期,也就是相當於孔子的時代,只要提到「紅」,就是指今日的「粉紅色」。例如,《論語》提到:「 紅紫不以為褻服 」。其中,「紅」解釋為「南方間色」,翻譯成今日的白話文即為「粉紅色」。另外,《說文解字》也對「紅」下了定義:「紅,帛赤白色也。」「帛赤白色也」用現在的說法就是「在紅色中參入白色」,也就是「粉紅色」。
     然而,自漢代開始,「紅」不再是純粹的「粉紅色」,而漸漸轉變成「較淡的紅色」。例如,《漢書》提到:「太倉之粟紅腐而不可食。」「紅腐」的「紅」當然不會是「粉紅色」,但也不是現今的「紅色」,應為「較淡的紅色」。到了唐代,「紅」所指的顏色才是和今天一樣,是「紅色」,例如,白居易〈長恨歌〉:「西宮南內多秋草,落葉滿階紅不掃。」這裡的「紅」代指花,已經有現在「紅色」的意思。
明白了「紅」的演變史後,我們又遇到一個問題:既然在先秦時期,「紅」指「粉紅色」,那如果當時要表示今日意思的「紅色」,是用哪個詞呢?答案就在剛才《說文解字》中:「紅,帛赤白色也。」先秦時指今日「紅色」時,會用「赤」來表示。
此外,除了「赤」與「紅」以外,還有不同的紅色系,由淺到深為:
最下面的「絳」為深紅色,「赤」為現在的紅色。「朱」是比現在的紅色要再淡一點的顏色,「纁」、「赬」、「縓」則越來越淡,為淺紅色。而前文提到的「紅」這個詞,也是粉紅色,但在先秦時期較少使用,因此沒有在這個表中列出。到了唐以後,「纁」、「赬」、「縓」這幾個詞都很少使用,「紅」出現的頻率增加,意思也從粉紅色慢慢變成紅色,之後便取代了其他代表紅色的詞語,成為最當使用的顏色詞。
     由此可知,中文顏色詞的語義也會隨著時代發生變化。古代用好幾個詞來指稱紅色系,現今常用的只有紅、粉紅、淺紅等。不但詞彙的數量不相等,同一個詞所指也不同。
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「涕」,古代指「眼淚」,今日指「鼻涕」。那麼,古代指「鼻涕」時,是用哪個詞呢?答案藏在「涕泗橫流」這個成語中,這個「泗」就是古代表示「鼻涕」時的用語,在後來的演變中,「泗」被「涕」取代,「泗」不再用於日常交談中,只保留在書面語、成語中。看來,在詞彙的世界中,也是充滿著競爭呢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